本科,学制4年。国家级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江苏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类建设(机械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装备制造行业需求,能够在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工程机械与制造装备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预期毕业后5年左右的具体目标为: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2)能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理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3)能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负责人角色,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沟通与跨文化交流。
(4)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途径持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其理论和方法用于解决机械工程装备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检测与控制以及系统集成等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工程装备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检测与控制以及系统集成等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工程机械与制造装备及其生产过程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元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工程装备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检测与控制以及系统集成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程机械与制造装备及其生产过程有关的设计、工艺、检测与控制以及系统集成等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专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3、主干学科与主要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相关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基础、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智能制造计算机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环节
工程制图测绘、电工实习、电子实习、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液压传动与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机械工程综合实践、机械工程生产实习和机械工程毕业设计等。
就业去向
毕业后主要在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企业从事工程机械与制造装备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近几年考研升学率约为平均25%),未来可以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从事机械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